中新經緯12月31日電 (陳俊明)網約車司機林師傅在杭州工作多年,對城市道路、擁堵時間點等交通情況了如指掌。透過車玻璃,他敏銳察覺到,近來頭頂多了直升機在飛。他告訴中新經緯,杭州今年開通了“低空巴士”,出門就能搭飛機。
作為杭州低空經濟的探路者,高直航空創始人丁煒對眼前的變化感到興奮。他對中新經緯感慨道,“終于踏中風口了。”
“11個月內接待小一萬人”
丁煒,人稱“老丁”,浙江紹興人,2019年創立高直航空,公司業務涵蓋低空文旅、直升機(飛機)購置及托管、航空醫療轉運、直升機(公務機)包機出行等業務。
經過數年歷練,老丁逐漸在杭州闖出名堂。據他介紹,2021年9月,高直航空完成國內首例民間“高高原”(陸地海拔2438米以上)直升機+公務機航空醫療救援,從西藏林芝市察隅縣將一名浙商送到云南迪慶香格里拉機場,再用公務機送回杭州,隨行醫療團隊從杭州派出。
“這名浙商熱愛運動,跑鐵人三項、馬拉松,在川藏線騎自行車摔了。”老丁接到救援任務后緊急從友商處調派直升機,飛行員則從成都調派,救援團隊翻越5000多米的雪山后把人“撈”出來,半小時后,當地發生了地震,所幸傷員已獲救治。據老丁透露,這次驚險救援讓公司進賬約80萬元。
高直航空運營有數款直升機,價格在1700萬元至6500萬元不等。目前,高直航空有開展價格相對親民的低空文旅業務,公司在杭州湘湖開設直升機空中游覽項目,游客花費數百元就能乘坐直升機俯瞰湘湖全貌。
杭州湘湖低空游覽 中新經緯陳俊明攝
中新經緯來到高直航空湘湖飛行基地,現場直升機螺旋槳旋轉轟鳴,巨大的風力掀起湘湖陣陣漣漪,晨間和煦的陽光灑在湖面上泛起金色光芒,路過行人紛紛駐足拍照。“湘湖這個點去年開始做的,約11個月時間內接待客戶有小一萬人,這包括包機類的客戶。”老丁表示,這架貝爾505直升機年營收如果低于300萬元,有可能產生虧損,現處于盈利狀態。
直升機降落在杭州君豪ONE53樓頂停機坪 中新經緯張嘉怡攝
走訪期間,中新經緯體驗了乘坐直升機在湘湖和杭州君豪ONE53大樓之間往返。起飛前約1小時,老丁向空管部門等進行報備,期間經過機務人員檢查、簽字等系列手續后,直升機緩緩啟動飛行,由南向北經過杭州世紀中心、大蓮花(杭州奧體中心主體育場)、小蓮花(奧體中心網球中心決賽館)等標志性建筑后,降落在君豪ONE53大樓頂層,全程約16公里,耗時約5分鐘,數據顯示不堵車的情況下開車需要23分鐘。
君豪ONE53大樓位于錢塘江畔,據老丁介紹,樓頂耗資約600萬元建有直升機停機坪。高直航空在該處為客戶提供包機出行、商務接待等服務。
除了直升機飛行業務以外,高直航空還經營有直升機私照培訓業務(年營收約200萬元)以及政府類空勤人員例如絞車手、救生衣培訓。對公司經營,老丁自豪地表示,高直航空成立以來每年都有所盈利,即使在2020年上半年短暫出現虧損,下半年也成功扭虧為盈。
在杭州深耕數年,老丁的高直航空服務了當地眾多高凈值人士,讓一部分人先飛了起來。但當嗅到低空經濟熱潮將至,老丁認為高直航空必須轉型,從服務一部分人轉變為服務大部分人。“空中文旅雖是一個相對大眾化的項目,但不是剛需,把低空運輸發展起來,才有機會實現設想中的‘天空之城’。”
“明年有信心開通超百條航線”
老丁表示,目前低空經濟仍處在嬰兒學走路的階段,在他的設想中,低空經濟成熟時期應該會有大量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在低空領域飛行,這涉及到基建、數據、電動化、自動駕駛、法律法規等大量工作待完善,這也是為何低空經濟將是萬億級藍海。
直升機在杭州市區飛行 中新經緯張嘉怡攝
對未來發展,高直航空將自身定位為低空經濟運營商,公司近期還提出“低空巴士”概念。“我們想通過開通多條低空飛行快速路線,在杭州上空織一張網。”老丁告訴中新經緯,低空經濟的剛需是A點到B點的運輸,“低空巴士”就是把A、B、C、D、E等多點連成線。
老丁進一步解釋稱,杭州開通一條低空航線就相當于織了一根毛細血管,把杭州內部血管織密,先飛起來。同時擇機開通城際航線,相當于打通人體的動脈。動脈通了,兩端的毛細血管就通了。例如杭州與上海開通了低空飛行的城際航線,那么杭州任意一個飛行站點都能連接上海任意飛行站點。
低空俯瞰杭州世紀中心 中新經緯張嘉怡攝
目前,高直航空在杭州經營有“君豪ONE53售樓處-復興大橋-云棲小鎮-靈山”“未來科技城-阿里達摩院-青山湖-錦城”“湘湖直升機飛行基地-浙江國際賽車場-祭禹廣場”等多條航線。老丁稱,在2025年有信心在杭州開通超過100條航線。
運力方面,2024年,高直航空與小鵬匯天達成戰略合作,高直航空對“陸地航母”eVTOL采購訂單金額近6億元,采購量共計300輛。老丁表示,這批“陸地航母”將由公司獨立運營或以合作形式運營,部分也可用于銷售。
對人員供給,老丁提到,目前國內約3000人擁有直升機駕駛執照,其中85%不能夠執行載人點對點飛行,但一名飛行員一次能執行A、B、C、D等多點之間的航線,效率較高。
另外,老丁認為低空經濟的未來將是屬于自動駕駛,“機器犯錯其實比人更少,但是自動駕駛需要一個過程,剛開始需要具備資質的人盯著飛機運行,時刻待命,但后期慢慢實現完全自動化,不再需要人盯著。自動駕駛技術發展順利的情況下,專業飛行員供給應該不會是制約低空經濟發展的瓶頸。”
想要飛,先基建
對低空經濟的發展前景,老丁充滿了信心。“低空經濟牽涉到民航局、交通局、發改委、氣象局等多部門。”老丁認為政策支持是首要利好。
2024年7月末,杭州印發杭州市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通知提到,到2027年,建成低空航空器起降場(點)275個以上,開通低空航線500條以上;實現無人機安全運行超百萬架次/年;低空飛行量超過180萬架次/年;實現市內低空航線基本成網,開通市際低空航線3條以上等。
此外,國家層面的政策利好頻頻出現。
11月18日,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通航業務部、無人機工作委員會主任孫衛國透露,中央空管委即將在六個城市開展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試點。六個試點城市初步確定為合肥、杭州、深圳、蘇州、成都、重慶。
12月,國家發改委網站顯示,發改委“機構設置”的“機關司局”設立了“低空經濟發展司”。網站信息顯示,低空經濟發展司是負責擬訂并組織實施低空經濟發展戰略、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有關政策建議,協調有關重大問題等的職能司局。
供應鏈方面,老丁表示,現在國內旋翼制造、電機制造等供應商都十分穩定,例如某款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產品,用的是車規級零部件,拋棄了傳統航空級零部件,把產品價格大幅降低,讓普羅大眾消費得起,低空飛行才能成為剛需。
近期,廣汽集團、長安汽車等大型車企相繼公布飛行汽車的新進展。12月18日,廣汽集團推出全新飛行汽車品牌“GOVY高域”,發布首款復合翼飛行汽車GOVY AirJet;12月21日,長安汽車與億航智能共同完成了飛行汽車合作簽約。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透露,未來5年,長安汽車將在低空經濟領域投入超200億元,快速推動飛行汽車產業發展。
另外,吉利汽車依托旗下沃飛長空自研了eVTOL航空器AE200;奇瑞推出的三體復合翼飛行汽車已完成試飛……
“要想安全飛行,仍有大量基建工作需要完成。”老丁提到,飛行時,云底高、能見度、風向、風速等氣象數據非常重要,城市里高樓大廈之間常有穿堂風,風力太大或會影響飛行安全,因此開通低空飛行航線時,需要在沿途設置收集氣象數據的基礎設施,用數據保障飛行安全。氣象局甚至可以交易氣象數據,從而讓基建項目市場化運行,相當于高速公路建成后收取路費。
另外,通訊、監管等問題也需要解決。老丁稱,在300米至500米的高度飛行時,受到地形遮擋等影響,與空管部門的無線電可能會失去聯系,雷達可能也無法監測到飛機,容易失去指揮。目前,老丁正在與電信運營商等密切溝通,嘗試解決相關問題。
“杭州是一個民營經濟發達的地方,有互聯網等新興產業,我是一名低空經濟探路者,希望在杭州因地制宜‘闖’出來的經驗能形成一套發展模式,或許能復制到浙江其他城市,甚至有一天走出浙江。”老丁說。(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