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財經|專家面對面】美方近日宣布豁免計算機、智能手機、半導體制造設備等部分產品“對等關稅”。商務部新聞發言人13日指出,中方正在對有關影響進行評估。這是繼美方4月10日暫緩對部分貿易伙伴征收高額“對等關稅”以來,對相關政策做出的第二次調整。應該說,這是美方修正單邊“對等關稅”錯誤做法的一小步。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所國際貿易室主任東艷接受中新經緯宅男財經采訪時指出,美方宣布豁免部分產品“對等關稅”,其實是必然的趨勢。現在來看,加征關稅對美國消費者損害很大。因為許多相關產品依賴進口,與此同時,全球生產聯系緊密。
例如,美國蘋果等企業負責設計,而亞洲其他地區則承擔著產品配件的生產、加工和組合。“對其他地區的加稅,其實也是給蘋果、戴爾、谷歌等科技巨頭,造成了利潤空間的壓縮,反過來必然會影響美國政府一意孤行的決策。”東艷說道。
東艷表示,亞洲的供應鏈是美國不可或缺的。她援引公開數據和美國相關機構數據指出,從1995年以來,美國約40%的進口產品來自于亞洲;亞洲占美國電子產品進口來源的比重超過70%。以蘋果手機為例,無論是耳機、電池還是芯片配件,均源自亞洲地區。當前,電子產品領域已形成一種格局:美國品牌、亞洲生產、再出口至美國。
東艷指出,如果切斷亞洲供應鏈,美國將面臨電子消費品的價格大幅上漲、制造業生產效率下滑,同時也帶來消費者感知的通貨膨脹上升的困境。
(責任編輯 董湘依 制作 鄭錚 宅男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