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4月8日電 (薛宇飛 周奕航)7日,中央匯金、中國誠通、中國國新三家企業相繼公告,對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等進行增持。
三家公司為何會集體增持ETF?與買入個股相比,增持ETF有何不同?多只寬基出現資金凈流入,又是啥情況?
為啥增持ETF?
上述三家企業都選擇增持的ETF,是什么?據了解,ETF的中文全稱為“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作為一種指數投資工具,通過復制標的指數來構建跟蹤指數變化的組合證券,使得投資者通過買賣一種產品就實現了一攬子證券的交易。簡單講,ETF是可交易和申購贖回的“復合股票”,投資者可以通過ETF投資跟蹤一攬子股票的整體市場表現,降低單只股票的投資風險。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中新經緯分析稱,買入ETF,相當于買了一攬子股票,這樣的話用力比較均勻,而且對穩定市場起到比較好的作用。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向中新經緯表示,國家隊集中增持ETF的核心邏輯是市場托底、流動性傳導和風險分散。增持ETF以維護指數穩定為核心目標,而直接買入龍頭股可能加劇市場結構性分化。通過ETF注入流動性可快速傳導至全市場,而非局限于單一板塊。增持寬基ETF可通過覆蓋全市場核心資產,分散個股波動風險,避免直接買入龍頭股可能引發的“抱團炒作”爭議,能更全面穩定市場情緒。
某券商資深投顧人士對中新經緯稱,增持ETF是國際市場通行的做法,避免對單一股票的波動,保持增持的公平性、透明性、廣泛性,同時,可以更大程度提振投資者信心。
買寬基有何作用?
4月7日,滬深300ETF等多只寬基成交放量。
據Wind數據顯示,7日,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成交額約243.15億元人民幣,易方達創業板ETF、易方達滬深300ETF成交額分別約126.60億元、107.62億元。另外,華夏上證50ETF、華夏滬深300ETF、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嘉實滬深300ETF的成交額均突破50億元。
從資金凈流入看,7日,全市場共有626只非貨幣型ETF獲得資金的凈流入,其中,78只ETF凈流入超過1億元。從數據看,資金凈流入的方向以寬基ETF為主,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凈流入約175.64億元,易方達滬深300ETF、華夏滬深30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凈流入超50億元,嘉實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等凈流入超10億元。
上述券商資深投顧人士分析,觀察指數型基金環比放量是判斷大資金是否入場的標準之一,同時相較其他指數,滬深300指數跌幅相對克制,也體現出了買賣關系,即買方持續增持的客觀事實。
楊德龍說:“寬基包含的行業和板塊比較多,買入這類ETF對穩定市場的作用更大,更能夠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
“中央匯金等公司之所以選擇ETF作為主要投資工具,是因為ETF交易便捷,可快速吸納市場拋壓,具有流動性優勢。同時,增持滬深300、科創50等ETF,中央匯金等公司能夠系統性布局中國經濟核心資產和國家戰略前沿產業。此外,ETF持倉公開,高度透明,符合‘國家隊’操作的規范性�!碧锢x說。
除了買入ETF,中國誠通、中國國新還表示,增持中央企業股票。田利輝表示,增持央企股票的戰略意圖是強化央企估值中樞,增持可修復估值并引導市場關注其分紅優勢;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科技創新類央企是自主可控產業鏈的核心載體,增持既支持技術攻關,也傳遞長期投資導向。
上述券商資深投顧人士表示,首先,增持中央企業股票,并不改變被增持央企的股權結構,對公司生產經營無實質性影響。而如果增持小市值公司,增持標準不好設定,也可能引發股權變動。其次,央企涵蓋中國國內更廣泛的行業,市值穩定對于經濟平穩的作用至關重要。最后,央企在經營中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覆蓋行業上下游,盤活央企,有利于其加大資本開支,對于實體經濟運轉有更大的貢獻。
過往已有較多布局
從過往投資情況來看,中央匯金多次在市場波動時點增持ETF。2015年6月至8月,A股經歷大幅波動,中央匯金于2015年7月5日和7月8日發布公告稱,中央匯金已于近期在二級市場買入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并將繼續買入操作。
彼時,中央匯金買入滬深300ETF、上證50ETF、中證500ETF等寬基ETF,規模達數千億元,并成為多只ETF的第一大持有人。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中央匯金持有華泰柏瑞滬深300ETF份額為24.24億份,占基金總份額比例為41.95%,與2015年6月30日持有的5.23億份額相比,增持19.01億份。
從華夏上證50ETF2015年份額變動情況來看,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中央匯金持有華夏上證50ETF份額為67.46億份,占總份額比例為54.12%,與2015年6月30日持有的10.43億份額相比,增持57.03億份。
2023年至今,中央匯金共發布三次增持ETF公告。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中央匯金持有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南方中證500ETF、南方中證1000ETF的份額分別約為356.55億份、287.92億份、82.35億份、89.57億份。
中央匯金官網顯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央匯金公司直接持有19家金融機構股權,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光大集團、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中國再保、中國建投、新華保險、中金公司、中匯人壽等。除上述控參股企業外,中央匯金公司還全資持有子公司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于2015年11月設立,注冊地在北京,注冊資本50億元,從事資產管理業務。
中國誠通官網顯示,公司成立于1992年,由原國家物資部直屬物資流通企業合并組建而成,擔負國家重要生產資料指令性計劃的收購、調撥、倉儲、配送任務,是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Wind數據顯示,中國誠通參股企業包括中國紙業投資有限公司、中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誠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國誠通香港有限公司、北京誠通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北京誠旸投資有限公司等70余家公司,涵蓋貿易公司、多元金融、零售業、房地產等領域。
中國國新官網顯示,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22日,是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之一。據Wind數據,中國國新控股的公司包括國新控股(上海)有限公司、國新數據有限責任公司、國新發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國新央企信用保障(北京)有限公司等60家公司。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薛宇飛:xueyufei@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魏薇 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