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4月3日電 題:美國“關稅亂拳”沖擊全球貿易,其自身也將深受其害
作者 陳淑梅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金融貿易學院國際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美國東部時間4月2日,美方宣布對所有貿易伙伴征收“對等關稅”,這標志著美國單邊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進一步升級。從鋼鋁關稅到汽車、科技產品的全面加碼,這一系列“關稅亂拳”不僅與國際貿易規則背道而馳,更對全球貿易秩序、經濟穩定及長期增長前景構成系統性威脅。
美國“對等關稅”與國際貿易規則相悖
美國此次推出的“對等關稅”政策以“互惠”為名,實則“一刀切”的高關稅壁壘破壞了多邊貿易體系的核心原則。其與國際貿易規則的沖突主要體現在違背世界貿易組織(WTO)非歧視原則、破壞多邊協商機制、忽視國家間經濟發展差異等方面。
WTO框架下的最惠國待遇要求成員國平等對待所有貿易伙伴,但美國“對等關稅”根據貿易逆差規模和國家差異實施差別化稅率(如對越南加征46%、柬埔寨49%等),直接違背了非歧視性原則。世貿組織總干事伊維拉曾明確指出,美國在服務貿易領域占據絕對優勢,貨物貿易逆差與其自身政策限制(如高科技出口管制)密切相關。美國的“吃虧論”本質上是對全球化分工的片面解讀。
“對等關稅”要求各國關稅水平與美國完全對等,無視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經濟結構差異。例如,美國對柬埔寨服裝征收49%關稅,將直接打擊該國依賴低附加值出口的經濟模式,加劇其貧困化風險。這種政策邏輯與WTO允許發展中國家享有特殊和差別待遇的原則完全相悖。
此外,美國政府繞開WTO爭端解決機制,以行政令形式單方面加征關稅,迫使貿易伙伴被動反制。歐盟、加拿大、墨西哥等國已明確表示將對美國采取反制措施或相應應對方案,導致貿易爭端從雙邊摩擦升級為多邊混戰。這種“以鄰為壑”的做法,削弱了以規則為基礎的全球貿易治理體系。
國際貿易格局將重構
當前美國關稅政策的短期沖擊與長期結構性影響已逐步顯現,如近期避險情緒持續升溫,黃金價格大漲。此次美國“對等關稅”消息發布后,美股期貨全線跳水,日韓等多國股市更是遭遇重創。
未來,國際貿易體系也將面臨多重挑戰。短期來看,將導致貿易萎縮與成本上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已導致企業投資意愿下降。美國全面加征關稅,還將導致全球貿易量進一步減少。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預測與政策模擬實驗室使用IWEP軟件測算發現,美國對等關稅將導致全球貿易下降8.2%。
長期來看,美國的關稅政策將導致產業鏈區域化與貿易碎片化,產業鏈“去美國化”加速,區域貿易集團崛起。美國強推關稅將導致全球供應鏈被迫調整。如歐盟計劃通過“經濟獨立”戰略減少對美依賴,日本加速與東盟構建區域供應鏈。這種趨勢將削弱美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核心地位。為應對美國單邊主義,各國將轉向區域合作。例如,歐盟與南方共同市場已初步達成自由貿易協定。全球貿易體系可能分裂為多個區域集團,進一步割裂全球化分工。
而美國進口商也將面臨雙重壓力:關稅推高原材料價格;報復性關稅削弱其出口競爭力。
全球經濟的長短期風險:從通脹到衰退
預計美國關稅政策將給全球經濟帶來“短期陣痛”與“長期滯脹”風險,始作俑者——美國也無法避免。短期內,全球金融市場將因此而產生動蕩,市場信心受挫。2025年一季度,美股標普500指數下跌4.6%,納斯達克指數暴跌10.4%,創兩年多最差表現。當地時間4月2日,投資者避險情緒推高金價至每盎司3200美元歷史峰值。美國對進口汽車加征25%關稅,還將直接導致其國內新車價格上升,下游制造業成本上升還可能傳導至消費端,推高通脹和增加美國經濟的衰退風險。高盛已將美國未來12個月經濟衰退概率上調至35%。
IMF的預測還表明,關稅戰的持續可能會對全球GDP增速產生顯著的負面影響,IMF在4月發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時可能小幅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而美國政策的反復無常也會加劇國際協調難度,讓全球經濟治理陷入“無規則競爭”狀態。
特朗普政府宣稱關稅將“讓美國再次富裕”,但多方數據顯示,美國正成為自身政策的最大受害者。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顯示,2018年鋼鋁關稅雖保住1.4萬個崗位,但導致下游制造業損失7.5萬個崗位,凈就業效應為負。當前汽車關稅更可能使美國車企成本增加,進一步削弱其全球競爭力。美國消費者與家庭也將因關稅政策而承壓。美國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指出,由于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美國家庭平均每年將因此多花超過5000美元。
美國“關稅亂拳”本質上是將經濟問題政治化的短視策略。歷史經驗表明,單邊保護主義無法解決結構性失衡,反而會破壞全球分工效率、加劇經濟不平等。要真正解決問題,首先,必須重返多邊框架,通過WTO改革完善爭端解決機制,平衡貨物與服務貿易規則。其次,需深化區域合作,以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等協定為模板,構建包容性區域價值鏈。另外,還要創新治理模式,建立數字貿易、綠色關稅等新規則,適應全球經濟轉型需求。在全球經濟脆弱性凸顯的當下,各國唯有摒棄零和思維,才能避免滑向“以鄰為壑”的深淵。(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宋亞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