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七年再現“負管理費”基金,南方瑞合三年退費2312萬
時隔七年基金再現管理費收入負值。
近日,南方瑞合三年定期開放混合(下稱“南方瑞合三年”)的2024年報顯示,2024年,該基金返還管理費達2312.15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南方瑞合三年成立于2018年9月6日,基金經理為史博,為三年封閉運作、三年內定期開放的運作模式,同時采取基金管理費率掛鉤基金凈值表現的機制。該只基金也是首只設立賺錢KPI的基金,不賺錢不收管理費。自2023年7月10日起,該基金管理費年費率由1.50%調整為1.20%。
據基金合同,南方瑞合三年為定開基金,基金管理費每日計算,逐日累計至每個封閉期的最后一日。經基金管理人與基金托管人雙方核對無誤后,在每個封閉期的最后一日,若基金份額的期末凈值小于或等于期初凈值,則該封閉期及前一開放期(若有)內的管理費全額返還至基金資產,因此可能出現當期應支付的管理費和凈管理費為負值的情況。
該基金上一個封閉期及前一個開放期為2021年9月6日至2024年9月5日。從基金業績情況來看,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5日,南方瑞合三年定開混合累計單位凈值為1.5799元,小于期初2021年9月15日的累計單位凈值1.7456元。
另據南方瑞合三年2024年報,2024年9月初,該基金進入三年一次的申購贖回期,由于上一個封閉周期沒能給投資者帶來正收益,該基金全額退還了上一封閉期所預收的管理費。
南方瑞合三年已自2024年9月25日起進入新的封閉期。基金管理人在2024年報中表示,“924政策利好后,正值本基金在新的一個三年封閉期的建倉階段,本基金積極調整組合的行業配置,提升成長股占比,增加電子等行業投資比重,重視北交所上市公司價值發掘。整體而言,2024年本基金戰勝了業績比較基準。”
值得一提的是,澎湃新聞記者發現,南方瑞合三年也是2024年度唯一一只返還基金管理費的產品。
拉長時間來看,Wind數據顯示,上一次有基金產品返回管理費還得追溯到2017年。2017年上半年,華安基金旗下的“華安年年紅定開債基”的管理費收入為-171.86萬元。
作為一只浮動管理費基金,該基金的業績情況會影響其管理費率。華安年年紅定開債基2017年中期報告內容顯示,管理費包括按合同計提的補差保證金,由于彼時上一封閉期的收益率跑輸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于2017年1月19日下調了封閉期浮動管理費482.45萬元。在該基金計提的管理費減去合同已計提的補差保證金之后,管理費出現負數。
“基金退管理費的核心原因是浮動費率基金的合同條款觸發,其意義在于推動行業費率透明化、強化投資者權益保護。目前,退費現象僅限于浮動費率基金,尤其是業績掛鉤型產品。未來隨著此類產品的推廣,類似情況可能增多。”業內人士指出,這一機制既是市場競爭的產物,也是行業向“以客戶為中心”轉型的重要嘗試,但需平衡費率設計與長期業績表現的關系,避免形式化創新。
記者 丁欣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