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3月30日電 (龔宸芫)“我們的芯片和操作系統對全行業開放,已有產業鏈合作伙伴基于SkyOS的L、M和我們對接。”29日,蔚來創始人、CEO李斌在2025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期間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表示。
蔚來創始人、CEO李斌 主辦方供圖
技術面向全行業開放
針對理想汽車3月底宣布開源自研汽車操作系統“理想星環OS”的行業動態,李斌回應稱:“蔚來在ET9車型上應用的所有前沿技術,均歡迎同業伙伴共同使用。”
他坦言,蔚來是一家非常開放的公司。以充電網絡業務為例,自建設初期即實行全行業開放策略,當前80%充電訂單來自非蔚來品牌車主。“換電業務近兩年也在推進開放合作,目前已與7家車企達成換電技術合作協議,采取共建站點、蔚來運營的合作模式。”
在芯片和操作系統上,蔚來都選擇了自主研發路線。3月29日開啟交付的ET9即搭載蔚來首款自研產品,分別為5nm自研智駕芯片神璣NX9031和天樞SkyOS操作系統。
據李斌此前介紹,蔚來在芯片和操作系統上的研發投入可以建成2000余座換電站。公開數據顯示,單座換電站建設成本達百萬元級別。
對于這兩項戰略性投入,李斌闡述其價值:從用戶體驗維度,自主研發的芯片與操作系統構成車輛神經中樞與智慧大腦,顯著提升安全性能與智能化水平;從企業經營角度,技術自主帶來降本增效空間,對提升今年毛利率與運營質量具有關鍵作用。
財報數據顯示,蔚來2023年研發投入達134億元,2024年研發投入為130億元。
“從經營上看,蔚來有很大壓力,但我們仍然會非常堅決進行研發投入。我們需要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2025年,蔚來‘5566’車型將搭載9031芯片,為毛利率貢獻數個百分點的提升。”李斌補充道。
立足汽車產業發展視角,李斌認為,“有芯有魂”是中國智能電動汽車經過十幾年發展交出的階段性答卷。
換電體系布局的戰略反思
另一項被李斌視為戰略級投入的是充換電網絡建設。
“我們在造車上交了很多學費,最大的學費是換電網絡布局太晚。若能在2022年提前建設,我相信對銷量增長與用戶滿意度提升都將產生更顯著促進作用。我們確實低估了換電站布局對消費者購車決策的影響力。”李斌坦言。
在他看來,換電業務具備顯著網絡效應——建設數量越多,用戶體驗越佳。蔚來計劃在2025年底前實現27個省級行政區“換電縣縣通”布局。
除了提升用戶便利性,李斌認為換電還能解決電池“老齡化”問題。“過去一年,中國新增1000萬輛新能源車。8~10年后,電池更換出現電池壽命健康問題時怎么做?我們不能視而不見,汽車產業應該正視這一課題,并提前規劃總體解決方案。”
“換電體系對電池安全與壽命管理具有獨特優勢。通過集中管理,可針對每塊電池制定個性化充放電策略,在充電速度與電流強度間取得平衡,從而延長電池使用壽命并確保安全性。”李斌強調,這一系統工程需要行業協同推進。
值得關注的是,3月18日,寧德時代和蔚來達成換電合作協議。
李斌透露,雙方在服務車型定位上形成差異化布局,蔚來換電網絡聚焦中高端價位車型市場,寧德時代“巧克力”換電體系主攻十幾萬元車型市場,兩者若采用雙網并行方式,將為車企提供更全面的換電技術選擇方案。
“此次合作不僅涉及資本層面,更重要的是在技術標準制定、運營網絡協同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我們希望一起構建一個從電池研發、換電站建設運營、電池資產管理,到后續梯次利用與回收處理的閉環體系。”李斌總結道。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龔宸芫:gongchenyuan@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魏薇 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