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3月28日電 題:從“招商會”到“社交貨幣工廠”,糖酒會變了
作者 歐陽千里 山東省個體私營企業協會酒業分會秘書長、酒水行業研究者
歐陽千里
在今年全國糖酒會上,許多白酒品牌開展了“花式”營銷,不光鎖定B端(企業或商業客戶),也花費不少心思在C端(消費者)。展現在人們眼中的糖酒會發生了變化,這或是因為身在其中的酒企正在調整自己的品牌策略。
從以往的糖酒會舉辦經驗看,在白酒行業處于長期增量市場的階段、白酒企業全國經銷網絡尚不完善時,許多酒企會通過糖酒會這樣一個“集中展區、集中交易”的平臺,尋得客商以拓展市場;隨著營銷網絡的逐步鞏固,且白酒行業增長趨勢已基本穩定,通過糖酒會尋得新客商已不是酒企的主要目的,更多酒企將糖酒會當作維護老客商關系、實現互動、重新溝通,并進行品牌傳播的重要渠道。
從維護客商關系角度看,白酒行業流通主要是以經銷商多級代理的模式,這種模式需要酒企與經銷商之間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消費者購買白酒隨買隨發,經銷商則需要提前備貨,因此發揮著酒企巨大的庫存蓄水池作用,B端也因此一直成為酒企關注的重點。而隨著近年來行業產量下降、收入增長平緩、酒企業績分化等趨勢顯現,酒企更需鞏固經銷商渠道,讓經銷商有錢可賺,繼續發揮庫存蓄水池作用,此時C端則成為聯通酒企與經銷商的一個切入點。
通過今年的糖酒會可以看出,許多品牌采取了“BC一體化”的品牌策略。比如,國臺酒業、五糧液、摘要等白酒品牌參展商在展臺上搭起直播間;瀘州老窖推動創意調酒、趣味文創、現場演出等活動,聯動經銷商與普通消費者,通過活動獎勵等吸引消費者現場購買產品;還有些酒企通過直播實現線上、線下活動相結合,引導消費者到終端門店或經銷渠道購買產品,這其實都是通過B端與C端聯動,為經銷商也即為下游去庫存做準備。
而從品牌傳播的角度看,白酒企業一改過去依賴電視廣告等傳統方式,而是向占領消費者心智或增加場景化活動等加大市場投入。比如,有酒企在糖酒會提出“喝美酒、慶美事”以吸引消費者關注壽宴、升學宴、升職宴等場景使用;也有酒企推出了“新品盲品”“非遺泥人”“投壺”等活動……演出、文創、非遺文化宣傳等都是備受普通消費者歡迎的活動形式,目的是更好地提高品牌活躍度、提升消費者品牌忠誠度。
從過去的產品思維到后來的渠道思維,再到如今的消費思維、品牌思維,說明白酒企業更加關注品牌的傳播,比如企業更加在意活動的成圖率,即購買產品、參與活動的用戶中有多少比例會自發地拍照分享,F場參與活動對于白酒消費群體而言畢竟還是少數,但UGC(用戶生成內容)可以促使更多有活力的內容以社交貨幣的形式在社交平臺上流動,無論是“窖主節”“IP聯名”“酒旅融合”,或是文化展覽、調酒體驗活動,都可能從小眾圈層不斷破圈至大眾傳播層面,成為宣傳企業文化、賦予品牌青春活力、使老牌翻紅的好方法。
可以說,酒企頻頻制造話題以靠近C端,并不是真正打算直接將白酒賣給消費者,而是通過品牌傳播與消費者互動,賦能B端、服務C端。糖酒會上,廠商關系重構、出海與年輕化等話題和豐富活動的“熱度”上升,或許說明“BC一體化”可能成為未來的主要趨勢。(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張芷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