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3月18日電 “生態環境部”微信號18日消息,近日,生態環境部會同最高法、最高檢、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編制《關于進一步優化機動車環境監管的意見(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提到,加強高排放車輛遙感篩查溯源。
嚴格落實機動車合規達標排放要求方面,《意見》提出,試行貨車差異化定期排放檢驗制度。對于3.5噸以上柴油貨車,配置遠程排放管理車載終端并按要求向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報送相關排放數據,在年度檢驗周期內車載終端運行傳輸正常且穩定達標,省級生態環境部門可以免于當期上線排放檢驗。對于經依法查實違法排放且被行政處罰的車輛,停止執行上述政策。
開展現場檢查強化車輛排放監管。重點檢查不正常使用污染控制裝置、不正常添加尿素、不正常運行車載排放診斷系統(OBD)、擅自改裝污染控制裝置、擅自篡改OBD、冒黑煙等“三不兩改一黑”問題。
加強高排放車輛遙感篩查溯源。利用遙感監測、黑煙抓拍等技術手段,篩查貨車違法排放問題線索。對于逾期未維修治理的,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在年度排放定期檢驗中重點查驗相關問題情況,并溯源車輛相關運輸公司(或個人)、相關排放檢驗機構。
強化機動車排放檢驗和維修機構監管方面,《意見》要求,加強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監管。強化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準入管理,統一采用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一般程序。建立嚴重違法機構退出機制,生態環境和市場監管部門統一認定標準,對違法情節嚴重的依法撤銷檢驗資質。
加強問題車輛排放維修治理監管。落實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鼓勵車輛排放維修工位加裝視頻,記錄車輛維修過程。規范汽車排放維護修理,避免虛假維修。
此外,《意見》還明確支持老舊機動車報廢更新,推進符合條件的國四及以下排放標準老舊營運貨車、國四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的報廢更新。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手段,完善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監管平臺和貨車監管平臺,建立AI分析模型,精準識別機構弄虛作假、貨車弄虛作假和超標排放等違法問題,溯源超標車輛相關生產企業和機構。(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