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3月17日電 國新辦17日就2025年1-2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在會上表示,隨著多渠道促進居民增收,增加優質供給,改善消費環境,繼續加力擴圍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實施,有利于物價形勢逐步改善。
有媒體提問,2月份CPI同比和環比均轉負,想問一下這個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另外,您怎么看待下一步的物價走勢?
付凌暉回應稱,從歷史數據來看,春節因素對1-2月份CPI影響比較大,尤其是在上年和當年春節錯月的情況下更為明顯,一般會造成1月份、2月份CPI同比、環比出現波動。這主要是由于,春節前和春節期間商品和服務需求集中釋放,帶動價格在這期間出現上漲。春節以后,隨著需求回落,價格往往出現下行。比如春節前,食品、交通出行這些價格往往出現上漲,但是春節后隨著需求降低,價格自然會回落。我國的春節一般在1月份、2月份,在前后兩年春節錯月的情況下,往往會造成CPI明顯波動。
付凌暉表示,從今年情況看,1月份受春節因素影響,CPI同比上漲0.5%,漲幅比上月明顯擴大。2月份,受春節錯月影響,同比下降0.7%,今年春節在1月份,去年春節在2月份。如果扣除春節錯月影響,2月份CPI同比上漲0.1%。同時還要看到,今年2月鮮菜價格同比下降、汽車商品降價促銷拉低了2月份CPI漲幅。由于去年同期部分地區出現雨雪冰凍天氣,鮮菜價格漲幅較高,受上年基數偏高的影響,今年2月份鮮菜價格同比下降12.6%,影響CPI同比下降約0.31個百分點。2月份,燃油小汽車和新能源小汽車價格分別下降5%、6%,合計影響CPI同比下降約0.16個百分點。總的來看,CPI溫和上漲態勢沒有改變。
付凌暉提到,從CPI結構來看,在市場需求改善帶動下,2月份部分商品和服務價格穩中有漲。2月份,扣除能源之后的工業消費品價格同比上漲0.2%。其中,文娛耐用消費品、服裝、通信工具、小家電價格漲幅在1%-1.6%。部分服務行業價格穩步上漲,2月份家政服務價格同比上漲2.6%,在外餐飲價格上漲1.2%,這些都顯示出市場需求改善對價格的影響。
付凌暉指出,從下階段情況看,我國工農業消費品供應充足,服務供給總體穩定,保持物價穩定的基礎沒有改變。同時,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市場需求有望繼續擴大,隨著多渠道促進居民增收,增加優質供給,改善消費環境,繼續加力擴圍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實施,有利于物價形勢逐步改善。(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