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子”標準規范確立工作有序推進 或成穩樓市有生力量
本報記者 張薌逸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適應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要,完善標準規范,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這是“好房子”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隨著人民群眾的住房需求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順應高品質居住需要的“好房子”成為住房發展的新方向。近期,多地加強對“好房子”建設的政策引導及支持,推動房地產高質量發展。
明晰“好房子”定義
2024年11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參觀調研中國建筑科技展時強調,以科技創新賦能中國建造,著力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求。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3月9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民生主題記者會上強調,各地首先要把保障房建成“好房子”。
他還提出,不僅要把新房子建成“好房子”,也要結合城市更新,采取多種方式,把老房子想辦法改造成“好房子”。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好房子”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建設方針已經清晰,重要建設場景也已明確,即新建商品房、保障性住房和老舊小區改造等領域,接下來要在既有的實踐基礎上,完善標準規范,并在制度保障方面持續發力。
當前,“好房子”標準規范的確立工作正在進行。倪虹在前述記者會上表示,近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組織編制《好房子建設指南》,也在修訂《住宅項目規范》。
今年已有北京、杭州等城市出臺政策,明確“好房子”建設標準和要求,開展“好房子”建設試點工作。
3月11日,杭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等三部門印發《杭州市進一步開展住宅品質提升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大力提高住宅品質,推動住宅開發建設從“規模型”向“品質型”、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意見》具體涉及完善配套設施、加強環境協調、注重綠色節能、建設智慧住區等9項重點工作。
杭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還于3月14日發布《杭州市住宅品質提升設計導則(試行)》,進一步明確了一系列技術標準。
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12部門于2月份印發的《山西省推進“好房子”建設試點工作方案》明確,“經過3年時間的努力,推動‘好房子’試點項目建成交付、示范引領效果作用凸顯、‘好房子’配套支持政策逐步完善、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更好釋放、城市宜居品質進一步提升”。
“在推進‘好房子’建設方面,近兩年不少地方持續優化土拍規則、改善土地規劃設計條件和套型要求,引導和鼓勵房企打造更優質的產品。”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陳文靜表示,進一步調整設計規范、優化土地供應,出臺適合當地實際的“好房子”標準,并在土地、金融、財稅等方面給予更大支持,將為企業等主體建設“好房子”帶來更大動力。
釋放行業潛能
“從近年的市場表現來看,配套好、功能全、戶型設計好、智能化、有新型材料投入的項目更受市場歡迎。新房價格的回穩受到高品質項目入市的支撐。”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市場上關注“好不好”的住房需求潛力很大。適應需求新特征打造的高品質“好房子”,將激發改善性住房需求,有望成為穩定樓市的有生力量。
倪虹在前述記者會上提到,建設“好房子”,不僅給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提供了廣闊應用空間,還能釋放出擴內需、促消費的巨大潛能。
李宇嘉認為,“好房子”需要適應最廣泛群體的需求,不能成為“貴房子”和小眾產品。標準的提高,科技、新材料的使用可能會增加成本,但如果優化空間利用等環節的投入,將地價、財務、建造過程等成本降下來,將營商環境打造好,“好房子”的總體成本也不會上升。
嚴躍進認為,隨著“好房子”標準的完善,產品創新設計的空間將擴大,有助于房企更好地設計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未來,開發商也需要更加注重產品的品質和細節,將“好房子”標準和各地土地規范優化標準對接,促進技術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