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陽春蓄勢待發 全國樓市成交數據同比回暖進行時
樓市“小陽春”將至,全國土地市場、房地產市場暖流涌動。
據克而瑞數據,今年2月,TOP10、TOP100房企單月銷售金額同比分別上漲16.5%、8.2%,今年前2月累計銷售額同比分別上漲0.9%及3.1%。單月百強銷售同比回正,止跌回穩趨勢延續。
與此同時,一線城市捷報頻傳。
今年2月,北京二手房網簽11876套,與去年同期的5525套相比,上漲114.95%;同期,北京新房網簽2295套,同比上漲58.82%。深圳同樣“火熱”,一二手住宅網簽總量6161套,同比增長119%。其中一手網簽2484套,同比增長141%,二手網簽3677套,同比增長106%。
不僅是在一二手房的成交端,土地市場也同樣亮點不斷。克而瑞分析稱,2025年2月,受季節性因素和降庫存目標影響,土地成交面積同環比持續回落,但北京、上海、杭州迎來多宗高總價地塊的高溢價成交,土地成交金額同比上漲。截至2月25日,平均溢價率創下新高達13.4%,自2021年7月以來首次突破10%。
自去年“926”樓市新政發布以來,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路徑已然清晰,供給端、需求端均在有序恢復,市場信心也得到有效提振。今年的“金三銀四”,不少房企也做好十足的準備,市場在良好的氛圍烘托下,成交有望繼續上揚,夯實回穩趨勢。
市場回穩強信號
本輪房地產市場的“止跌回穩”,從一線城市以及重點二線城市的成交數據上可以得到明確的感知。
根據北京市住建委的數據,今年2月,北京二手房網簽11876套,與去年同期的5525套相比,上漲了114.95%。同期,北京新房網簽2295套,環比下降16.12%,同比上漲58.82%。此外,受去年9月末的“930新政”影響,北京二手房交易量在去年第四季度明顯升溫,月度成交量突破1.7萬套,去年12月更是突破2萬套大關。
其他一線城市市場表現同樣不俗。
上海作為一線城市中樓市表現最為穩健的城市,今年2月一手房成交活躍,“日光盤”再現。2月26日,位于內環內的普陀區越秀蘇河和樾府項目與靜安區越秀靜安天玥項目開盤,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開盤當日便全部售罄。
與之并行,上海的二手房市場也正在快速反彈。根據上海市房地產交易中心的數據,今年2月,上海網簽量接近1.7萬套,同比大漲約120%,創下近三年同期最高紀錄。
作為對房地產政策最為敏感的一線城市,深圳樓市表現也十分活躍。深圳樂有家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則顯示,今年2月,深圳一二手住宅網簽總量6161套,同比增長119%。其中一手住宅網簽2484套,同比增長141%,二手住宅網簽3677套,同比增長106%。
據廣州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發布的數據,今年2月(統計時間為1月26日至2月25日),廣州市二手住宅共網簽6278套、62.21萬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29.04%和26.90%。廣州陽光家緣公布的數據統計顯示,今年2月(2月1日至2月28日),廣州一手住宅網簽3420套,網簽面積36.3萬平方米,同比上漲47.8%和39.48%。
一位廣州房企營銷部的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去年以來,廣州需求端持續穩定,而隨著需求端不斷優化,廣州去庫存效果非常顯著。”
除了一線城市以外,重點的二線城市回暖的勢頭也非常明顯。貝殼找房數據顯示,今年2月,杭州二手房網簽量為5977套,同比上漲135%。
合肥樓市也在快速升溫。據合肥城市風暴平臺統計,今年2月,合肥新房成交1345套(網簽,下同),同比上漲72.22%;成交面積17.74萬平方米,同比上漲67.36%。
土地成交“熱啟動”
成交端持續回暖,供應端也不甘示弱。
克而瑞地產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2月,受季節性因素和降庫存目標影響,土地成交面積同環比持續回落,但北京、上海、杭州等地迎來多宗重點地塊的高溢價成交,土地成交金額同比上漲。截至2月25日,土地市場成交金額917億元,同比上升39%,平均溢價率創下新高達13.4%,自2021年7月以來首次突破10%。
進入3月,土地市場更顯生氣勃勃。
3月3日,上海嘉定一宗地塊掛牌出讓,該地塊吸引了4家競買人參與,經過40余輪競價,達到中止價26.6億元,進入競“高品質建設”指標環節,最終由招商蛇口以中止價26.6億元+裝修標準3000元/平方米+公共服務設施1500平方米+高端人才住房配建比例0.2%競得,成交樓面價31850元/平方米,溢價率30%。
今年以來,上海土地市場獲得了眾多房企的關注,成交持續活躍,溢價率也保持在較高水平,體現房企對重點城市投資的關注。今年2月25日,上海靜安區以協議方式出讓一幅純宅地,樓面價超16萬元/平方米,刷新了上海樓面價紀錄。
一位華東房企投資部的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上海是房企重點投資的城市之一。由于近年來土地供應量低位運行,這幾個月房企補倉的意愿十分強烈,因此隨著優質地塊的上架,土地市場的熱度恢復非常明顯。”
廣州、深圳也即將在“金三銀四”批量上新優質地塊。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近期舉辦廣州土地推介活動,共有30宗優質地塊集中亮相,吸引50余家房地產開發企業參與。
廣州此次推介的30宗優質地塊,包括中心區23宗、外圍區7宗,位于廣州國際金融城、天河智谷、海珠創新灣、白鵝潭、白云新城等核心區域,精準匹配企業多元化投資需求和民眾多樣化住房需求。
3月4日,深圳寶安舉行前海城市新中心·寶中西組團南街坊地塊招商推介會,該地塊將通過招拍掛方式公開出讓,預計最快上半年掛牌。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從地塊的區位、地塊性質以及周邊配套等綜合條件分析,寶中西組團南街坊地塊是一塊黃金優質地塊。深圳在年初即推出核心區域的優質地塊,此舉有力提振市場信心,激發開發商拿地熱情,增強購房者對片區房價的信心預期,進一步促進房地產銷售提升。
一位華南混合所有制房企的總部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今年土地市場上將有‘點狀機會’,像深圳這樣的城市,結構性的庫存不足非常明顯,很多地方基本無貨可賣了。我們會‘一事一議’,根據市場的表現和自身的需求,適當補充庫存。”
小陽春成色可期
今年前兩個月,雖然有春節假期的影響,供給端、成交端仍然取得了較好的表現,市場因此對“金三銀四”具有十足的信心。
一位深圳龍頭房企的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當前市場的表現來看,今年前2個月市場成交不錯,“小陽春”成交量非常可期。“今年春節之后,一二手房的看房量也超過去年10月的平均水平,顯示購房者信心恢復,市場活躍度也在持續提升。”
一位深圳的中介人士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從今年春節后以來,帶看量比之前要提升了40%~50%。“咨詢量和帶看量都上來了,客戶的信心也比以前更足,我們所在片區的成交也比之前翻了一倍。”
實際上,在去年“926”新政后,各地樓市都經歷了快速去化的時期,而在供給量相對平淡的背景下,重點城市“缺貨”的現象十分明顯,尤其一線城市。最為明顯的特點是,部分潛在購房者進入到二手房市場,一家龍頭房企提供給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數據顯示,目前廣州、深圳的二手房對新房的分流量分別超過30%及20%。
在此背景下,隨著土地市場供應穩健放量,加之新規之下產品品質也有明顯提升,房地產市場成交量有望繼續上漲,小陽春成色可期。
中原地產(中國內地)華南區總裁兼深圳中原總經理鄭叔倫認為,今年春節后樓市將迎來首個成交高峰,成交量可以恢復到過去正常時期的健康水平。在成交量的支持下,房價也會逐漸企穩,再下跌的空間已經不大。“不過,價格大幅上漲動力也不足,存量高企、需求不足等問題依然存在,價格企穩仍是主旋律。”
據克而瑞調研,北上深杭等城市3月均將迎來供應放量,改善和高端盤占比上升,預期將拉動市場熱度回升,加之核心一二線樓市調控政策尚有放松空間,也將助力市場維穩。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也表示,目前一二線熱點城市逐漸邁入“止跌回穩”。一線城市的一、二手房價格持續環比上漲,尤其是上海、深圳的上漲伴隨著二手房成交量保持高位,市場已完成筑底過程,處于回升階段。二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由持平轉為上漲0.1%,是自2023年6月以來首次轉正。“預計3月一二線城市的‘小陽春’出現概率較大,市場回溫確定性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