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的春天】習近平的兩會之問丨“白雪換白銀換來了嗎?”
中新網3月2日電 題:【奮進的春天】習近平的兩會之問丨“白雪換白銀換來了嗎?”
“現在旅游是熱點,旅游收入多少?”
“白雪換白銀換來了嗎?”
2015年3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吉林代表團審議時,關切地詢問當地旅游業發展情況。
“冬季的航班超過了夏季。”一位代表回答。
這些年來,從北京冬奧會到哈爾濱亞冬會,中國“冰雪熱”傳遍大江南北,活力四射的冰雪經濟,也成為中國經濟的新增長點。
據統計,2023-2024年雪季,中國冰雪運動消費總規模超過了1500億元。2024-2025年冰雪季,我國冰雪休閑游客量有望達到5.2億人次,收入有望超過6300億元。
一直以來,對于做好“冰雪”文章,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
“希望更多投資者關注中國冰雪運動產業發展,在經營中壯大實力,在支持中作出貢獻。”
“要充分利用東北地區的獨特資源和優勢,推進寒地冰雪經濟加快發展。”
“把發展冰雪經濟作為新增長點,推動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冰雪旅游全產業鏈發展。”
……
殷殷囑托背后是對發展路徑的深刻思考。
2016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黑龍江代表團審議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黑龍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一條因地制宜把資源優勢變發展優勢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已然明晰。
今年春節前后,習近平總書記20天內兩赴東北,足跡踏遍東北三省。
在遼寧,他說,“越是發展任務重,越要重視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在哈爾濱亞冬會開幕式歡迎宴會上,他說,“來到哈爾濱,我們真切感受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冰雪文化和冰雪經濟正在成為哈爾濱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和對外開放的新紐帶”;
在吉林,他說,“要統籌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低碳發展,利用冰雪、自然風光、民族風情等特色資源發展旅游業”。
白雪換來了白銀,冰天雪地里的“冷資源”正在變成金山銀山的“熱產業”,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道路上,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競相奔騰。
|出品人:陳陸軍
|總監制:張明新
|總策劃:俞嵐
|策劃:吳慶才
|統籌:馬學玲 闞楓
|執筆:吳蓓蓓
|校對:孫靜波
|視覺:雷宇竺
|中國新聞網“習言道”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