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份最新財政收入盤點:廣東江蘇穩居前二|財稅益侃
作者:陳益刊
近期地方財政部門相繼公開202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5年預算草案報告(下稱“預算報告”),披露了當地去年財政收入狀況。
粵開證券研究院據此整理了2024年31省份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與2023年相比,在2024年31省份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排名中,除了湖南超過陜西、兩者收入排名對調之外,其余省份收入規模排名沒有變化。
總體來看,地方經濟總量相對高,財政收入規模就相對靠前。例如,廣東去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4萬億元,已經連續36年穩居各省份之首。得益于良好的經濟基礎,2024年廣東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約13533億元,這一收入規模連續34年穩居全國榜首。經濟總量僅次于廣東的江蘇,去年財政收入再次恢復至1萬億元以上,收入規模穩居第二位。
廣東和江蘇是31省份中僅有的兩個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1萬億元的省份,且兩者收入規模均領先明顯,未來相當一段時間里將繼續穩居前二。
浙江和上海去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均超8000億元,分列三、四位。山東則以超7000億元的收入位居第五。從去年經濟總量排名看,山東、浙江排名第三、第四。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表示,2001年至今,財政收入前五名由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和山東五個省份包攬。其中,廣東、江蘇、浙江和山東財政收入排名與地方GDP排名基本匹配,體現地方財政收入水平與地區整體經濟活動水平密切相關;上海GDP位居前十,但其批發零售、金融、商務服務、交通運輸等服務業以及外貿外資創造涉外稅收對財政收入貢獻率高,使其財政收入保持前五。
北京去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超6000億元,位居第六。上述東部六省份對中央財力凈貢獻大,東部六省份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合計約5.5萬億元,占2024年全國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比重約46%,幾乎占全國地方財力半壁江山。
經濟大省四川去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5000億元,穩居第七。河南、河北、安徽收入規模超4000億元,湖北、福建、山西、湖南、陜西、內蒙古、江西收入規模超3000億元。
羅志恒表示,2024年陜西財政收入受資源稅收入下滑拖累,排名較上一年下降1位,湖南排名上升1位。
遼寧、重慶、新疆、云南、貴州、天津收入超2000億元,廣西、黑龍江、吉林、甘肅收入超1000億元,其余省份收入不足千億。
羅志恒表示,分區域看,2024年,東北、東部、中部、西部地區財政收入分別增長6.2%、0.8%、1.8%、3.2%,西部地區財政收入增速快于中部和東部地區,東北地區財政收入增速較快主要緣于非稅收入高增。
財政部數據顯示,去年全國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119266億元,比上年增長1.7%。粵開證券研究院數據顯示,分省份看,去年26個省份2024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正增長,廣東、河南、陜西等五省份收入下降。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不少省份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依賴非稅收入快速增長拉動。去年全國非稅收入同比增長25.4%,遠高于稅收增速(-3.4%)。從一些地方預算報告中可發現,這主要得益于地方加力盤活存量資產資源等,帶動了非稅收入較快增長。
比如,根據江蘇省預算報告,2024年江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同比下降4.2%;非稅收入同比增長22.7%,這主要是國有資產資源處置增收。
多個省份預算報告在分析2025年財政收支形勢時均表示,2025年財政收支仍將呈現緊平衡態勢。
羅志恒表示,2025年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經濟不確定因素和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疊加,基層“三!眽毫统峭陡断毫θ源,短期看地方財政難言輕松。從長期看,增量政策效應顯現帶動宏觀經濟向好將逐步激發財政增收潛力,促進地方財政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