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2月11日電 針對媒體報道“廉價化纖下腳料制假棉被”一事,蘇州市和湖州市兩地市場監督管理局2月11日均進行公開通報。
其中,蘇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通報稱,2月10日下午,關注到蘇州市相關企業涉嫌將化纖織造企業產生的邊角料制作成被芯對外銷售的線索后,市、區兩級市場監管部門立即聯合屬地和相關部門進行現場核查,已對涉事企業采取固定證據、查封扣押、抽樣檢測、立案調查等措施。蘇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持續對相關企業進行排查,依法嚴厲打擊違法行為,堅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和公平競爭市場秩序。歡迎社會各界監督,并通過12345、12315等各類渠道及時提供相關線索。
來源:“蘇州市場監管”微信公眾號
湖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同日發布通報稱,2月10日下午,有關媒體報道了南潯區、德清縣有關企業涉嫌使用廉價化纖下腳料做出“純棉棉被”、冒充“一級長絨棉”被芯銷售等情況,市、區縣兩級市場監管部門聯合屬地公安部門第一時間進行現場檢查,對涉事企業采取了抽樣檢測、查封扣押、立案調查等執法措施。
來源:“湖州市場監管”微信公眾號
湖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為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公平競爭、誠信守法的市場秩序,湖州市場監管部門將迅速對全市相關生產經營主體開展全面排查,依法嚴厲打擊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違法行為。歡迎社會各界監督,通過12315、12345等渠道進行投訴舉報。
此前,據澎湃新聞報道,一些作坊式小工廠回收化纖紗線等下腳廢料,粉碎制成絮狀,經流水線再加工后,一床床雪白的“棉被”便出廠銷往全國。刨去運費,這樣的化纖棉售價可低至5元/斤,價格不到長絨棉的五分之一。(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