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3月13日電 工信部網站13日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5部門辦公廳(秘書局、辦公室、綜合司)發布《關于促進中小企業提升合規意識加強合規管理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提出,到2030年,中小企業合規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中小企業合規服務工作體系基本形成,企業基本具備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合規管理意識和能力,依法合規經營水平顯著提升,合規成為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指導意見》明確合規管理重點領域,包括勞動用工合規、財稅合規、產品和服務質量合規、安全生產合規、節能環保合規、知識產權合規、網絡和數據安全合規、公司治理合規、國際化經營合規、供應鏈合規等十個方面。
其中,勞動用工合規方面,引導中小企業遵守勞動法等法律法規,建立和完善勞動用工管理制度,明確人力資源引進、開發、使用、培養、考核、激勵、退出等管理要求;落實勞動合同制度,遵守相關就業和用工監管要求,保障員工取得勞動報酬、享受休息休假、參加社會保障、接受職業培訓等各項合法權益;為員工提供符合職業健康與安全標準的必要保障,降低健康和安全的風險;按規定提取職工教育經費,60%以上用于一線職工。
知識產權合規方面,引導中小企業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強化對商標、專利、著作權、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參照相關標準、規范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并有效執行;及時完成權利登記或注冊;規范運用知識產權成果,合規實施許可和轉讓,加強在研發、設計、采購、生產、銷售、參展等環節的知識產權風險評估,依法合規使用他人知識產權,合理確定知識產權價值,有效保障創新者、使用者權益,促進知識產權保護運用。鼓勵中小企業開展數據知識產權登記。
網絡和數據安全合規方面,引導中小企業遵守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等方面法律法規,加強信息系統、網絡、數據的安全防護和安全意識教育;制定實施數據安全合規管理制度,加強對數據的分類分級和權限管理,加強人員管理和技術控制,履行重要數據識別備案、分級防護、風險評估等責任義務,防范并及時應對和處理數據泄露、篡改、丟失事件;重點梳理向第三方輸出、共享、委托、提供數據,從第三方接受數據,處理個人信息及跨境傳輸數據等活動中的合規要求和風險,落實特定類型信息收集與使用合規義務,保護企業數據及個人信息安全。
《指導意見》還提到,鼓勵引導中小企業結合自身特點、業務范圍、發展需要等,加強其他相關領域合規管理。(中新經緯APP)
【編輯:徐世明】